三對中老年退休夫妻,每天清晨不約而同的從居住的社區,悠閒漫步到這林木成蔭、寬敞開闊、位處台北近郊的校園步道健走,碰面後閒話家常,分享各自安逸、恬適的退休生活。

      他們,除了在選擇退休後的生活型態有志一同,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共同點:六位之中,有四位是呂紹睿醫師的病人,前前後後在不同的時間接受相同的 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

       A先生中壯年時期就到越南投資林木、造紙業,長期爬坡巡視山林以及負重的工作導致他的膝關節嚴重退化。幾年前經友人介紹回台灣至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就診,並於20123月依呂主任建議接受 ACRFP 手術。術後一年,對於復原情況相當滿意,於是鼓勵長期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的妻子也接受治療。

       A太太與B太太住同一社區,經常在社區湯屋出入進而熟識。A太太注意到B太太的走路步態不太正常,詢問之下才知道B太太與自己同樣有膝關節疼痛的問題。B太太年輕時熱衷於登山活動,她沒有放過任何大山小山,只要有空就往山裡走去。她相信自己膝關節的問題,是源自於經年累月過於頻繁的登山活動。B太太的個性崇尚自然,雖然雙膝不適已經多年,但對於必須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或是關節腔內注射製劑的治療方式,始終猶豫。A太太描述先生膝關節疾患的治療過程及結果,增加了B太太求助呂醫師治療的信心。於是,兩人互相打氣鼓勵,一同前往大林慈院就診,並於20135月同一天接受 ACRFP 手術。

       A、B兩位太太手術後依照關節中心個管師的指導,對於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事項確實遵守。從社區到校園往來約兩公里的步道行走,是他們每天必定執行的活動;手術前經常去社區湯屋泡溫泉,因考慮到環境濕滑可能導致的危險,也相互提醒半年內暫時不去。兩人十分努力保養手術後的膝關節。

       除了校園行走,B太太也參加清晨的元極舞活動,認識了社團同學C太太。C太太同樣有膝關節疼痛的問題,B太太分享她的治療經驗,C太太便毫不猶豫直接掛號看診。比起A、B兩位太太幸運的是,2014319日台北慈院膝關節中心正式營運,C太太不須遠赴大林看診,並且在20145月完成手術。同時間,A先生、A太太及B太太也在台北膝關節中心完成術後兩年及一年的回診追蹤,三人對於手術後的結果皆表示滿意。

       雖然手術時間不同,三對夫妻請膝關節中心幫忙調整於同一天回診,20155月四人手術即將分別滿三年、兩年、一年。期待共同回診的那天:『六人一起出發,將回診當成去郊遊!人生能有三兩知心好友,共享生活經驗,這樣很快樂。若還能自由自在活動,東跑跑西走走那才是真正的幸福。』B先生此話一說,其他人點頭如搗蒜,再同意不過,接著轉向C先生說:『我們兩人可要好好保養膝關節,朋友感情再好,也不希望加入病痛的行列。』;『沒有你想的那麼糟啦!我現在走路有比你差嗎?!』B太太不甘示弱馬上還以顏色,證明自己的行動能力。

       六人開懷的笑聲隨著微風飄散湖面,三對夫妻的退休生活,著實令人稱羨!

 

(PS.由於個案姓氏特殊,顧及隱私,以ABC取代姓氏稱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rlyu 的頭像
    srlyu

    踏腳石 -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srl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