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許多手術過於浮濫嗎?例一例二,其實,醫療資源的浮濫使用,各領域都是有的:例三
你知道它確實的進行方式、風險或併發症及替代方案嗎?
你是在充分理解及自主選擇下簽了手術同意書嗎?

在醫療專業之前,多數患者及家屬成了資訊不對等的弱勢族群

但交到醫生手裡的,卻是患者的身體和生命

誰來保障患者最基本的「知的權利」?

《你可以跟醫生喊卡》套書介紹約五十種國內常見手術

目的在落實並推動「知情同意」的精神,也就是醫病倫理的最高理想



你可以跟醫師喊卡:常見手術及其風險

書摘



【人本醫療 】的信念
        呂紹睿 / 大林慈濟醫院   教學部主任‧關節中心主任
 
  
「開還是不開?一句話就好,其他的都甭說了!」

以積極果斷著稱的外科總醫師匆匆至急診留觀區「挑」手術病人時,對著因急性腹痛而六神無主的阿伯丟下了這句話。這是三十年前,我在某醫學中心急診室實習時接受的震撼身教。在那個「醫師說的都對」的時代,從未聽過「知情同意」這名詞,更別提確實執行了。

歲月如梭,不自覺中,發現自己每個月會面對近百次的病情告知,由輾轉求醫患者的病史陳述中得知,不知情而同意的醫療行為仍普遍存在。身處網路及媒體普及世代,三十年前的場景,其實並未消失,反倒是透過包裝,以另一種光鮮亮麗的形式,悄悄的主導著大眾的醫療認知。只要懂得上網,利用方便的搜尋工具,人人都可能搖身一變,成為醫療資訊達人。也因此,如何在混亂多元的網路世界尋得正確的醫療資訊,更是困難。

後 SARS 時代,全人醫療及病人權益逐漸受到社會重視,醫學倫理頓成顯學,立意良善的醫院評鑑制度在執行過程卻常遭曲解,「知情同意」的實行也因此被過度僵化而流於形式,結果是:古老醫病關係的那分美感逐漸消失!其實,醫病之間應該是要形成堅強的聯合陣線以共同對抗疾病,不應被簡化成買賣交易的契約關係,目前普遍存在的這種偏差觀念,頗令人憂心!

十年來,有幸帶領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推展數位學習,過程中,在前後兩位院長(林俊龍及簡守信院長)的大力支持下,適時將「知情同意」的推廣放在對患者及家屬的數位教學內容。廣大的需求及正面回饋,良性的刺激院內各科醫師踴躍投入優質衛教影片的製作,積沙成塔,目前已累積了數十部常見手術以及侵入性檢查的「知情同意」動畫影片,不但公開於慈濟醫療體系的網站首頁,也放在 YouTube 供廣大的網友自由觀看。

我們發現,透過生動的影片,「知情同意」可以藉由網際網路以及多媒體介面,更有效率而廣泛的被實現,因而建立融洽的醫病關係,自然提昇了醫療品質。這套書的編輯過程,適時的讓參與影片製作的醫療團隊有重新省思的機會,更堅定了大家持續推展「人本醫療」的信念,也期待醫界的共鳴。


節錄自:時報閱讀俱樂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rlyu 的頭像
    srlyu

    踏腳石 -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srl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