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結果:
第四期的患者,若是在主流觀念主導下,是非得置換人工關節不可的,我們期盼這 ~80% 的病患能逐年改善
而,一、二、三期滿意度的不同表現,意味著盡早就醫的重要性
除非對【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先有透徹的了解
否則這結果可能會讓長期受膝痛之苦的民眾產生過高的期望,而有類似 "名醫只是傳說" 的回應 .......
有必要進一步探討患者不滿意的原因:
不同階段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在接受關節鏡手術(ACRFP)治療後會有不同比例的滿意度
少數對結果不滿意的病患會誤認為是手術 "失敗" 了
其實,ACRFP 的結果只能說是對扭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自然病程 "有效" 或 "無效",以 "失敗" 來形容是重了些!
能否扭轉自然病程?病患本身術後的保健品質與醫師的手術技術同等重要
多年來的觀察,病患所稱的 "失敗",可分為兩類:
1. 無法阻止或扭轉自然病程,關節軟骨繼續 "退化"(並非因關節鏡手術導致惡化!),最後仍須置換關節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手術前已是較嚴重的"退化",情況已經進展到不可逆期了
*病患或家屬未確實了解整個療程的理論根據而未能積極執行術後的復健運動及相關保健措施
*生活環境或工作屬性無法確實執行術後的保健事項
*未定期回診,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予以導正
*病患或家屬未確實了解整個療程的理論根據而未能積極執行術後的復健運動及相關保健措施
*生活環境或工作屬性無法確實執行術後的保健事項
*未定期回診,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予以導正
2. 不明原因的疼痛
常見的術後疼痛是導因於復健運動做的不確實而引起暫時性的疤痕神經炎,這些隱藏在關節內的疤痕,術後 1~2 年仍然可能異常敏感,常被誤認為手術失敗,若接受不明就裡的醫師診治,偶而甚至會被提早置換人工關節,令人扼腕!
【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理念,若以搶救逐漸衰敗的生態庭園(Eco Garden)來做比喻,可能較容易被了解
先看看完整的流程:
正常的膝關節就如同達到生態平衡的庭園,關節軟骨像是庭園內欣欣向榮的植物
內側皺襞引起的 "內側摩擦症候群" 持續破壞關節內的代謝平衡,軟骨因而表現出所謂 “退化" 的現象
(以庭園的例子來說,就如蟲蟲入侵,植物逐漸凋亡)
醫師的適時介入,有如園丁出現,給了一線生機:
內側皺襞引起的 "內側摩擦症候群" 持續破壞關節內的代謝平衡,軟骨因而表現出所謂 “退化" 的現象
(以庭園的例子來說,就如蟲蟲入侵,植物逐漸凋亡)
醫師的適時介入,有如園丁出現,給了一線生機:
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 | 搶救逐漸衰敗的生態庭園 |
教導正確的膝關節保健觀念及方法 | 教導正確的植物照顧原則 |
必要時執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 | 整土,除草,除蟲 |
術後加強保健一年,希望軟骨能自行修復 | 以正確方式加強照顧,期待植物能恢復生機 |
萬一繼續惡化,施行人工關節置換 | 若仍無起色,打掉重來 |
這樣的概念,可以下圖說明:
正常情況,軟骨的破壞與修復速度相當,呈現平衡狀態
"內側摩擦症候群" 增加破壞速度,軟骨代謝失去平衡,表現出持續 "退化" 現象:
若能即時接受【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治療, "退化" 現象是可能逆轉的:
【結論】
- 在推廣【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過程中發現,有切身之痛的病患接受度遠高於醫界,而且需求孔急
- 太多有相關需求的病患無法就近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急需專業醫護人員投入
- 確實的執行【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可得到 90% 的滿意度,而且,以數量來說,人工關節置換與關節鏡手術的比例會是 1:3,與目前國內的現況 3:1 正好相反,意義為何?耐人尋味!
- 能主導【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骨科醫師,最好能具備以下條件:
- ‣ 能稟除傳統觀念,認同並重新建構新的思維(對專業醫師而言,這是最困難的部分)
- ‣ 熟練三種手術: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部分關節面整形手術(Uni-K)以及全膝關節置換手術(TKA),在必要時才能客觀的建議適當的手術處置,而非偏愛自己較專精的某種手術
- ‣ 要有內科醫師的耐心,願意長期追蹤病患並教導適當的保健知識
- 健保制度下,一般醫院較難提供執行【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該有的人員編制,也鮮少骨科醫師願意投入
- 醫界廣泛認同【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似乎仍是遙遙無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