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之二: 82歲巴金森氏症老先生,由家屬陪伴,坐著輪椅進來
                 感覺很面善,似曾相識
                 果然,翻開電子病歷,
老先生在三年前曾在關節中心就診三次!
                 病歷記載,除了
巴金森氏症外,有中度的腰椎退化合併脊椎腔狹窄,另有輕微的第二期膝關節退化
                 印象很深的是,病患以及家屬每次就診時,都重複要求置換人工關節,我花了不少唇舌解釋其非必要性,
                 並請護士不厭其煩的教導他有關腰椎的保健運動,並轉介至復健科治療

"好久不見!請問您那裡不舒服?最近情況如何?"
        "還是右邊膝蓋附近疼痛,越來越厲害
!"
"咦......,"(拉開褲管,怎麼有長十幾公分的傷痕在右膝的正中央?)"什麼時候開刀的?開了什麼刀?"
        "兩年前在 XX 醫院換了人工關節,可是,開刀後,不但沒改善,反而越來越痛!"
"三年前我不是告訴
,您主要的問題是在腰椎,膝關節只有輕微的退化嗎?"
        "............................."
"讓我調出舊片看看!"
(開刀的醫院正好是有網路連線的醫學中心,我一面調片,一面存疑:短短一年,有可能自第二期變成需置換關節的第四期嗎?)

結果頗令人吃驚:

手術前,仍然只是
第二期輕度退化,竟然被置換人工關節!
其實,主要的症狀是腰椎滑位並長骨刺引起的,當然無法解決問題!      
                               
A   B   C

   A. 手術前,只有輕微變化, 以80歲高齡來說,算是健康的          
   B. 被換了關節,角度並無改變                                      
   C. 第五腰椎,上有滑位、下有骨刺,應是下肢不舒服的主因


疑惑:老先生及其家人為何執意認為唯有置換人工關節才能解除他的疼痛呢?

疑惑:為何很多病患不願意花時間在我們教導的自我鍛鍊肌力或各種保健治療,而總是要求吃藥、開刀呢?

疑惑:為何這家醫學中心的骨科主任會做出這種違反常理的事呢?
           不合理之一:第四期的退化才需要換關節
          
不合理之二:巴金森氏症患者並不適合接受關節置換

新的疑惑:健保局有嚴格的事前審查制度,為何會讓這種事發生呢?

解除的疑惑:早有耳聞,某些醫師偏好置換人工關節,如今親眼目睹,歎為觀止,病患本身要自求多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rlyu 的頭像
    srlyu

    踏腳石 -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srl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