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疾病歷程很長,在病程發展的過程中,病人邊服用藥物,邊忍受膝關節持續退化的折磨,直到實在痛得受不了,或者是膝關節完全失去功能之後,再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這已是大家熟知的常識 .......

-

鍥而不捨 促膝健康                                                             林俊龍

-
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呂紹睿主任,十多年來致力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與研究,期待減輕病患的痛苦,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降低置換人工關節的機率。對於呂主任的理念與投入,我個人深感認同,也非常佩服他的毅力與成就。

-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疾病歷程很長,在病程發展的過程中,病人邊服用藥物,邊忍受膝關節持續退化的折磨,直到實在痛得受不了,或者是膝關節完全失去功能之後,再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這已是大家熟知的常識。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近幾年來也有長足的進步,無論是人工關節本體設計的改良、新材料的應用、手術器械的研發、微創術式的引進等等,已讓它成為風險極低的手術,病患術後的恢復成效及滿意度也因此提升不少。不過,這種侵入性、有植入物的手術,仍然有漫長的復健適應期、術後感染以及人工關節植體磨損等問題。

-
自我認識呂主任以來,他就一直苦思如何延長人體膝關節的使用年限,一步一步探討「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致病成因,而發現了「膝關節內側皺襞」這個導致關節發炎、軟骨破壞的因素,並據此研發出新的治療方式,也就是「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

-
如民間俚語所說:「不管是黑貓白貓,只要會抓老鼠,就是好貓!」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任何治療方式,只要能延長關節的壽命,減輕病患的痛苦,就是好的。然而,所有醫療上的新發現、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都需要長時間接受來自各方主流醫學的挑戰及驗證,更必須用臨床上的事實、證據來說服同儕。

-
雖然受到諸多嚴峻的挑戰及質疑,十幾年來,呂主任始終鍥而不捨,成立研究團隊以追尋、驗證病因,陸續將成果發表於國際醫學會及專業期刊,並架設網站,經營部落格,成立專業研習社群,以各種管道積極推廣新的觀念與治療方法,終於慢慢地被國內外醫學界接受。

-
呂主任在大林慈濟醫院推動「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迄今已超過十年,每年有超過五百位病患接受治療,免去膝關節「退化」的痛楚。為了造福更多病患,呂主任已跨院區在臺北慈濟醫院成立「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並開辦訓練及認證中心,期待醫界能共襄盛舉。

-
百忙之中,呂紹睿主任不忘將多年來累積的經驗與心得撰寫成書,實屬不易,值得推薦給一般民眾與醫界參考。或許,要讓「膝關節健康促進」的觀念與治療方式被醫界普遍採用,讓更多病患受惠,還需要多一些時間,但以呂主任一貫的毅力與堅持,要達成這個造福人群的目標,相信是指日可待的,我們樂見其成!

-
- 本文作者為慈濟基金會醫療志業執行長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rlyu 的頭像
    srlyu

    踏腳石 -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srl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