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北歐行,唯一吃驚、不解的是 Stockholm --> Oslo Intercity Train 的品質:站站誤點!
最後一次有氣無力、毫無歉意的廣播,是告知將延誤七十五分鐘!!
因此,抵達 Oslo 時,離午夜時分已不到一小時 .......

Check In 時,
旅館櫃檯服務員一點都不訝異似乎早已習以為常
在此雖宿兩晚,離開的火車卻是一大早,事實上,能利用的時間只有一天
幸好,自櫃檯先生的口中也證實,Oslo 是一個小而精緻的城市 - Everywhere is in walking distance!

隔天一大早,離開旅館,果然,步行不到十分鐘,即見開闊的港灣(Aker Brygge harbour front)景象:






走過這片綠植帶:


到達樸素的市政廳:


挪威人似乎很喜歡人體雕塑,處處可見:


在市政中心對面的 Information Center 拿了些資訊、地圖後,計畫好行程,隨即展開一日之旅 .......

首先,搭地鐵到郊區的雕塑公園(Vigeland Sculpture Park)
這佔地廣大、有數百尊表現人類生、老、病、死的人體雕像公園,是 Gustav Vigeland 的作品
當時(1930 年代
)適逢經濟不景氣,仍年年使用公款建構此表現個人風格的作品,引起不少爭議
對這些作品疵之以鼻的畫家 Edvard Munch, 即以無條件捐出一生所有畫作給市政府之實際行動表示抗議!



二十公尺高,雕有 121 種不同造型人體的巨型石柱,是公園的地標:



周遭圍繞著表現
不同階段人生百態的雕塑:






遠望正門:


熱情活潑的挪威青年:



處處都是相同主題的人體雕塑:


橋上也是:


觀光客不願錯過卻遍尋不著的 "生氣的小孩",就混在橋上,想表現人性本?


說實在,個人對這些雕塑欲呈現的主題,並沒有特別感動
倒是,由於我是繞遠路步行自後門進入,意外發現:這公園緊鄰的,是一般遊客不會看到的更大一片 "墓園"!
還蠻搭調的 .......


既然提到 Edvard Munch(1863-1944),就迫不及待的找到 Munch Museum,體會這 "表現主義繪畫
" 創始者的藝術生涯

同樣為精神疾病所困,較 Munch 年長十歲的 Van Gogh 選擇在三十八歲時結束自己的生命
Munch 卻能找到人生的價值,活到八十歲!

以不同方式,走過同樣孤獨的人生,他們的畫作,頗值細細體會 .......


正巧遇上擴大 Munch 畫展:


Munch Museum:


展區無法攝影,就只能拍這裡了:


個人認為:有如 Van Gogh Museum 之於 Amsterdam,Munch Museum 是 Oslo 最值得參訪之處,不容錯過
除了感動於 Munch 一生的心靈旅程及藉由繪畫表達人性的堅持,也驚訝的觀察到:
一群群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竟然可以聚精會神的聚集在一張張在國內可能會被列為兒童不宜的作品前,仔細聆聽講解並
回應提問 .......


回到火車站,發現水岸邊完工才滿五年(2007)的國家歌劇院就在旁邊,以陸橋相連,相當方便

整座建築以白色大理石覆蓋並沒入水中,斜度緩和的屋頂,可由兩側慢慢走上屋頂,非常特別:







屋頂:








內部:





回到火車站前廣場:


走上漫步半小時即可抵達皇宮的 Karl Johan 徒步大街,欣賞古老的建築:








望著熙來嚷往的人群:


不禁想到 Munch 的這幅 "Evening on Karl Johan Street",不正是以此為背景,呈現街上的空虛人們匆匆走過的景象嗎?


"Evening on Karl Johan Street"


在落日餘暉中往西走,不到十分鐘光景,就又像是步入了郊區!
這裡是 Akershus Fortress,1299 建的海防要塞,二戰時曾被納粹佔領:




牆邊,是納粹德軍槍決反抗軍之處,同樣的,戰後,挪威人也在此處槍決一些叛國者:


地勢的關係,仍為軍事重地:






居高遠眺海景,短暫的 Oslo 停留已近尾聲,

此情此景,不禁想到 Munch 的另一幅畫:"The Scream"

據信,這裡,就是 Munch 這幅 "吶喊" 的背景 .......


"The Scream"



一生之中,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rlyu 的頭像
    srlyu

    踏腳石 -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srl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