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醫學院為了落實全人教育,
讓實習醫師在正式進入醫院接觸病人前,有一整天的時間體驗當病人的感受;
而我,在踏入放射科的那一刻,就開始有這種感覺了!
雖然這樣的經驗也不是第一次,被當病人關心,還是覺得怪怪的,
躺在冰冷的檢查台上,聽指令擺姿勢,想到接下來必要的角色轉換,不禁又悲從中來 .......
慢慢走進診間,雖已遲了超過半小時,跟診護士及助理並未發現異常,
小心坐定,忐忑的試著打開影像系統,呵!X 光片已傳過來了 .......
仔細再仔細的檢視後,鬆了一口氣,並未發現任何骨骼的異常,不過,這也意味著,韌帶確實是斷了!
雖然治療過不少這類病患,難得自己有機會親身體驗,應該好好把握才是 .......
當下,就決定採取功能性保守治療:以 AirCast 固定三個月,同時進行自我復健運動;
無論在工作上、生活上,這種方式的影響是最小的!



*AirCast 的構造及功能:
在兩片塑膠夾板的內側,各有一個可調整壓力的氣囊 (air cell),以束縛帶固定後,可穿上鞋子,
不但有保護的功能,走動時,氣囊會隨著步伐的頻率產生波浪狀的間歇壓力,
有促進血液循環及消除腫脹的效果。
AirCast 自 1978 年開始,就已成為踝關節受傷後功能性治療的標準選項,
至今,有上百篇論文支持它對急性踝關節扭傷的療效,
針對"踝關節外側韌帶斷裂"的治療滿意度,雖然仍有爭議,多數研究報告認為它優於手術治療!
既然大勢底定,一面向吃驚的跟診護士及助理訴說自己一早就惹上的麻煩,一面請她們先把我打點好,
以便開始並能順利的進行預計要奮鬥到晚上八點才能結束的累人門診。
我知道,如果不能馬上開始以下處置,數小時候,會很慘 .......
RICE: Rest (休息), Ice (冰敷), Compression (加壓), Elevation (抬高)
所幸,這些處置好像都可以和看診同時併進,於是,大家分頭進行,
我先自行綁上彈性繃帶,並把腳藏在看診桌下的椅子上,讓它抬高並好好休息,
這樣,只要自己多忍耐,病人就無從得知是在被傷殘者看診了!
向來喜歡苦中作樂講反話的跟診護士一面幫忙準備冰敷袋,還不忘唸唸有詞:
"骨頭怎麼不乾脆一起斷了算了!能休息三個月多好!"
另一方面,助理也已幫我 Order 了一個 AirCast,下午就會送來 .......
環顧四周,該安頓的,似乎都安頓好了:
受傷的腳,包著彈繃,裹著冰袋,靜靜的兀自躺在椅子上休息,一點痛覺都沒有,
So far, so good .......
那麼,開始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