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領域工作,講求效率是提升品質的基本要求,自然的,就養成了一心多用的習慣,
   
不過,某些時候,卻可能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

 
2007 年八月溽暑的某個星期一早晨,依慣例在八點半左右查完房,
離開十一樓病房後,沿著樓梯間往下走,準備趕赴門診,展開一週的工作,
這樣的路線,少說也走了上千次,
哪知,這天卻出了麻煩!

走到十樓時,突然想利用下樓的時間
做點什麼,
於是,
翻開拿在手上的手術排程本,邊下樓梯邊翻閱著隔天的排程,
一方面思索著排序的順暢性,並暗自得意自己能善用時間,哪知,突然一腳採空,(咦?怎會比腦中的印象少了一階?)
感覺右踝 "啪!" 的一聲,伴隨一陣劇痛,整個人就跌坐在十樓與九樓間的轉彎平台上,
這個過程驚動了正在十樓樓梯間談話的護理長及督導,趕忙跑下來關心 .......

為了展現堅強
一面,男性賀爾蒙迅速分泌,忙說:"沒事!沒事!" .......,並忍痛迅速抓住扶手站了起來,試圖掩飾內心對摔跤的難堪,糟了,右踝似乎卡住了本能的動動受傷的部位,"喀!" 的一聲,原來卡住的關節又可以活動了,
原想繼續往下走,發現有些勉強!只好故作鎮定的走回十樓,改搭電梯,
當然,我還是
展現堅強的婉拒了兩位女士想用輪椅推我至門診的好意。

走出電梯,為了保護情況未明的傷處,也不想跛腳前進,於是放慢並縮短步幅,
移行前進
這趟路程變得出奇的遠,當時打過照面的同事想必會訝異並羨慕我能如此悠雅的面對工作吧!
途中,腦子沒閒著,開始整理、評估右踝的傷勢,以及下一步的處置。

仔細回想發生經過,根據扭轉的方向、
感覺右踝 "啪!" 的一聲、以及有卡住的現象判斷,應該是如下圖所示的外側韌帶斷裂:

                                                                               

而且,三條外側韌帶中的兩條: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及 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應該是斷了,
至於骨頭或軟骨是否被波及,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了!

想著,
想著 ....... 內心不禁飄過些許隱憂,一些手術中的畫面也開始浮現腦海 .......

接觸這類病例最頻繁的時期是
二十年前在德國進修的時候(*歐美遊學記
那時,正值初春,高山積雪未退,平地已是春暖花開,
印象中,幾乎每天都有好幾位踝關節外側韌帶斷裂的病患經由急診入院手術,
要不是滑雪摔的,就是滑翔翼(hang griding)意外,從天上掉下來的 .......

伴隨著這些記憶,我開始想像可能將面對的場景:
劃開表皮層,
立即呈現皮下組織的一片淤血及水腫,輕輕撥開這層組織,被扯斷如鬚狀的白色韌帶泡在赭黑色的果凍狀血塊中;
這就是那可憐的右踝內部的現況,這鬚狀的斷端,要
完美縫合並令人愉悅滿意,真有些困難,
更何況,即便手術成功,仍然必需使用護具保護六週!

想到這,不禁悲從中來,
那些老早預約,等著治療的病人怎麼辦?
要找誰幫我開刀?目前獨居的生活又該如何安排?
一個月後波蘭華沙的會議能去嗎? .....? .....?
現實問題逐一浮現!

幸好,腦中同時也
搜尋到有關保守治療的資料,此刻,它們似乎正熱情的對我張開友善而溫暖的雙臂,

該手術?或是保守治療?結果哪個好?將來還能打球嗎?
平常幫病人下決定時,好像還蠻果斷的!怎麼現在卻 .......??

胡思亂想中,不知不覺已經過放射科,前面就是 X 光檢查登記處,
唉!! 還是先照個片子,看看骨頭有沒有問題再說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rlyu 的頭像
    srlyu

    踏腳石 -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棲息地

    srl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